我该不该去读国际学校(高中)?

  鼎点资讯     |      2024-01-23 04:55

我04年,生病休学一年现在高一,还没去上学

中考成绩一般,665/750,英语是143(但是中考成绩证明不了什么)

学的美术,学了大概三四年的样子,准备考艺术方面的学校

现在挺想去上国际学校,就国内的国际高中,然后考国外的大学(原因就想让近几年稍微轻松一点点,因为生病好起来需要时间)

家庭条件不错,父母也很尊重我的想法愿意让我去

非常纠结,就想听听大家的经历和意见想法什么的

(题外话:

1.想去国外就是想提高英语和丰富人生经历的尝试,读完大学一定会回国

2.因为马上就要复学了,所以必须早点做决定,有任何意见都可以给我说说

3.是读完高中三年后才出国,如果疫情没有延续到那时候,世界局势没有动荡的话才会出国)

如果对我有什么负面的意见可以私聊

自我介绍一哈,我00年,国内国际学校毕业,现在在德国读大学;家里有个妹妹,05年,跟你情况比较类似,也是休学了一段时间,所以我有认真想过类似你这种情况的该怎么办。

首先,你在问题里说了“想去国外就是想提高英语和丰富人生经历的尝试“,那我百分百支持你出国。但你前面也说了“原因就想让近几年稍微轻松一点点,因为生病好起来需要时间“,所以我还是要跟你分析分析去国际学校到底是怎么样的。

上国际高中,去国外读大学真的比高考轻松吗?我想说,这非常看你去的是什么学校、想要去哪个国家、你自己的个人目标是什么。

如果你去了一个国内的非常商业化的国际学校,学校管理很可能会是两种极端——没人管你,你整个人释放天性,毕业的时候进哪个学校全看你个人自觉;也可能这学校就是翻版的国内高中,管理虽然没有国内高中那么严格,但不过也只是把你当刷分机器。但总体而言,国际学校的管理都不会有普高那么严、排课那么紧张,而这反而需要你本身非常强大的意志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你说过家庭条件不错,你的同学们基本也都是一样。你能做到在学校里不会跟某些纨绔子弟一样天天出去抽烟喝酒泡吧、无视老师吗?虽然你去了国际学校,但到时候考标化考试、在申请上写的个人经历全是要出自你本人。如果你只是想着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下放纵自己,国际学校可以让你荒废掉你这三年或四年;如果你想借着国际学校做一个踏板出国深造,它也给了你远多于普高的时间和机会让你进步。

再者,你对去哪儿有一个大概的认知么?如果你选择去美英、我国香港(香港学校可以用国际高中成绩申请)或者德国和荷兰的公立学校,那你的申请就会是地狱难度。特别是美国。你是亚洲人,本来就是高校录取条件最严格的种族,美国的申请内卷程度又一年比一年大,很多人花额外的经历补课sat、托福、不停地刷题。英国我不算很了解,但因为是热门国家,所以申请难度也不会简单。香港的要求本来就很高。德国和荷兰的公立大学资历强劲又免学费,但要求你在高中选的课程都要达到一定难度、还要求你在申请时要到达当地语言的某一条高指标。更何况就算你被录取了,你也需要提心吊胆自己不会被学校踢出去——有些学校的毕业率可能低到50%以下。就算你申请的是其他国家,相信我,学业压力也不会多小的——你一定要知道,其他国家的大学入学也会有高考一样的筛选机制,只是换了一个名字、换了一种方式。你要考标化考试,很可能每种考试都要考不止一次。你要自己写申请文书,要自己做school research。你要在高中的时间里攒出足够多的经历,让大学觉得录取你是值得的。你的gpa也不能落下,学校里的每一门课都要尽力而为。更何况你是一个艺术生,你大学申请时的作品集里有什么作品、传递出的你的思想有多少厚度,都要靠你自己。

最后,以上这些劝告都是以你的目标为美本top50和同级学校说的。你无论到哪里,你的目标都决定了你该怎么活。你的目标是什么呢?是希望去一个尽可能好的学校,学到真的能让你受用一生的知识、顺便在一个几乎陌生的国家开阔眼界?还是只希望逃避高考,在一个相对放纵的环境当中混混日子而已?生病只是你人生中小小的一段经历而已,希望你不要用生病作为逃避的借口,更不要带着这种观念走进国际学校的校门。我衷心的希望你能找到自己的方向。问问你自己的内心,你真的愿意花更多的时间跟经历彻底掌握一门外语,用它完成你今后的学业,并能在国际学校的环境中做一个能独立掌握自己人生走向的人么?

我不希望浇灭你想要出国的勇气,只是希望上述这些能让你想清楚自己进入国际学校后该用什么心态来面对这个对你来说全新的环境。国际学校的宽松和包容会催促着你成为一个更独立的人,所以你更需要坚定自己,不迷失。

愿你早日康复,更愿你能有属于你自己的美好前程。

如果你的条件允许,自己又想去,当然非常建议出国啦。

想出国的话,可以选择去国际学校,也可以去公立学校的国际部。去国际学校的话,你英语水平与适应能力要强吧,如果能适应,那么在国际学校比去公立的国际部好。

我们之前采访读IB的学生自述:关于从公立转国际学校这件事

因为我是从公立学校过来,等于是我需要花一段时间来适应这样的氛围。所有的这些东西他其实就是和出国的体验很像。除了你离开学校用的是中文之外,就是在学校里其实是和在国外上学是一样的。
那种纯英文的环境,对你英语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
但是一开始的那个适应过程也是比较艰难的。就是你要跨出自己曾经的一些就是想法。
包括这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来转换成另一种这种思维。但是当你适应了之后就会非常好。
然后那会我刚从那个公立学校过来,英文也不是特别好,然后就是要花一段时间才能适应。所以第一年的成绩也不好,11年级才慢慢提了上来。(PS:最后拿到帝国理工的offer)
但是我并不觉得后悔,因为我觉得在这个几年国际学校的学习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很多。我在这个公立学校学不到的一些东西。然后我的英语也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即使我是上了这种国内的高中我也是计划着出国的,应该本来是打算出国,所以说就是上国际学校其实还是对我有比较大的帮助的,所以我也并不后悔这个决定。

另外看你的回复是想去英国,也想在今后两年比较轻松的话,那么课程体系上非常建议你选alevel。不是说它不需要努力,相对IB而言,alevel更轻松;AP的话,在英国不是很吃香,虽然也可以用来申请,但是要求肯定是比alevel高的。

希望这个回答对你有一些参考,有什么其他想问的可以评论或者点击下方我的名片聊哈~

这题我会。作为国内高中体制后又出国留学n年,回国好巧不巧还做了两年国际学校教师的我,来解答这题真的再适合不过了!

看了问题,题主的目的其实很明确:大环境允许的状况下,一定会出国;只是目前在纠结要不要读国际高中。

没待过北上广深的nb国际学校,或许他们会更正规一些。在这里我只能够讲讲在二线Top城市的待过的国际学校和周围的国际学校环境: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教育啊喂。

校长级是60后,压根没有留学经历,管理方式非常中式,虽然他自己绝不会承认。年轻教师倒是朝气蓬勃,大部分有过交换和留学经历,然而教课经验不足,在思绪和引导学生方面有所欠缺。那经验丰富的老师呢?也是有的,只是上课一开口:Do you understand?感觉自己又回到了高中课堂,在国外大家根本不会这样表达呀。那不是还有外教嘛!嗯,有的,整个学校真正的国际教育只能体现在外教身上。但是现在在中国的老外太多了,母语是英语不能等于任教资格。有的学校为了宣传好看,多请几个外国人充当外教的不在少数。好一点且负责的国际学校,比如我任职的学校,宁缺毋滥,外教人数在我看来又真的少的可怜……

说完客观条件,再来说说学生主体。作为在国内高中体制浸染下的我,虽然刚出国的时候经历了很长时间且很痛苦的语言适应期,但我从来不后悔没有读国际学校。在国内高中阶段,虽然学的很应试,但最起码我能够了解地理知识,知道国家的大体位置和气候;为了高分,背下的中国和世界历史,也不是毫无用处;其他的化学生物课知识也足够应付日常。

而我工作的国际学校:语言课为了雅思托福,或许讲一讲英国文学;数学物理化学,外教讲一遍想要引导大家实验推导,大家一脸懵逼,然后中教辅助再讲一遍,就变成了公式讲解。好嘛,人家外教费事想要引导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又回到原点了。这一来一去就是两堂课,再配上国际教育必备的选修课、俱乐部活动,哪还有空去开设历史地理呢。没错,是在选修课里,那么请问,马术滑雪设计美术音乐和地理历史化学生物你会选修神马课程呢?反正我肯定是从前者里选。没有了必修课的光环,能主动摄取知识的学生真的太少了。

那国际学校就没有优势了吗?当然不是。英语授课环境至少会让你提前适应国外生活,学校也会匹配专门的升学指导老师帮助你规划未来的学业,帮助你准备材料,递交材料,甚至办理签证。而且大部分有良知的国际学校,不会像外面的中介一样佣金导向,给你的院校选择建议就会真实客观的多。

但是于我个人而言,我还是觉的更广的知识面,对于我未来的学习会更有益处。毕竟语言总会适应,而知识是不断擂高的过程。

乍去国外,身边国际学校的同学听课如鱼得水,但是之前过于松散的高中生活,让他们被大学的课业压的喘不过气。反观我自己,虽然语言有些困难,但是高中快节奏的学习生活,让我加快了适应速度,到了期末已经很适应了,并且还拿到了不错的成绩。

虽然大家都在批判国内的教育制度,但不得不提的是,在这种应试环境下,我形成了高效的学习能力和广阔的知识面,这对我的留学生活裨益很大。

当然,以上为我的个人看法,题主也要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身体有点弱还是建议去舒适,压力较少的国际学校。如果能够适应国内高中,我还是建议不要转学了。

另外,还有一点关于艺术方向的申请Tips。如果题主已经决定走美术类/设计类专业,那么首先不建议去带有艺考项目的机构继续学习美术。国内的美术教育其实很功利的,素描色彩速写完全是艺考导向,身边学美术的同学表示,进了大学后导师第一件事就是让他们忘记自己曾经学过的画画方法,因为那一套是太应试且扼杀艺术发散思维的。建议题主去找能够真正培养你的艺术能力的画室,并且尽早准备你的艺术作品集哦~

有神马问题,欢迎随时提问~祝好。

看你的追求吧,是去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外国大学混个学历,回来做个所谓的“海归”
还是冲TOP100,TOP50,甚至TOP20
首先因为你准备的比较晚,想冲TOP级别的学校,所付出的努力绝不会低于高考。仅凭Alevel或者IB来评判,我觉得高考难度和竞争压力完胜。但是涉及到国际升学,我们不能单看文化成绩,申请好的国外学校,更看重你的笔试面试成绩。还有各种竞赛的加成,你自己的文书和自身经历等等,是很大的加分项。
高考和国际课程是两个体系,我觉得是没有办法去评判哪个更难的。但是基本确定的是,同等条件下,你走国际课程路线,能够去到更好的学校/专业(对大部分人来说)。2022QS排名,清华北大排到TOP17和18。这已经很高了,说明中国的教育一直在进步。但是对于高考生来说,清华北大就是哈佛,就是麻省理工。这就是国际课程这个路线的优势所在。
你也说了,家庭条件不错,家里有几百万是很适合走这条路的。没有上百万,有几十万的存款,也可以东借借西凑凑,最好自己能努力拿到奖学金为家里分担,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我身边是有不少从普通一本本科考到TOP50院校的,也有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毕业的老师(最近在学声乐哈哈,他是武汉音乐学院本科)。他们的教育话费肯定是体制内的好多倍,但是我觉得是很值得的。
你可以选择比较好的国际学校,混日子而且钱多,也可以选那些没啥门槛的国际学校;或者选择体制内+中介上国际课程的双轨模式,选中介一定看老师,其他的都没啥用处


给大家搜集好了各大考试院的ALEVEL+IGCSE的教材、真题等资料~需要的小伙伴来看看

文蓝国际学习中心:Alevel&IGCSE教材书本电子书PDF合集(持续更新中)文蓝国际学习中心:ALEVEL&IGCSE真题合集--更新至21.6(爱德斯+CIE+AQA)



最近张柏芝和儿子的一张贴脸照,上了热搜。


张柏芝靠在儿子身上,一只手搂着Lucas的脖子,一只手拿着手机对镜自拍。

顶着一头帅气卷发的Lucas比着剪刀手,陪着妈妈摆Pose。

一不小心,Lucas长成了玉树临风的美少年。


容貌气质,完全不输年轻时的谢霆锋。

张柏芝曾经说,最让自己幸福和自豪的,就是拥有三个可爱的孩子。


但张柏芝似乎对Lucas尤其偏爱, 每次提到儿子Lucas,张柏芝满眼就冒星星:

大儿子Lucas就是我的白马王子;
他一个非常有魅力的男生,他站在那不说话,只要笑一笑,就有无数女孩为他着迷。
他很有音乐天赋,很会弹吉他,这点遗传了谢霆锋的音乐细胞。


很多明星忙于拍戏、接广告,却缺席了孩子的成长。但张柏芝把大部分精力都给了儿子。


为儿子们洗衣做饭熬羹汤;陪伴儿子温习功课;出席每一场儿子的家长会,单亲带娃的日子虽然辛苦,但张柏芝乐在其中。



终于,在张柏芝的细心呵护下,儿子们逐渐长大。Lucas也长成了才华与颜值兼备的帅小伙。

不过,比起Lucas的颜值,很多家长更想知道,Lucas到底上什么学校?


今天择校妞就给大家扒一扒Lucas上过的学校。

时间来到2018年,2007年出生的Lucas已经满11岁,他已经从小学毕业,双脚迈入了初中的门槛。这一天,他准备迎接他的“开学第一天”


这一天,最忙的是张柏芝, 她4点钟就起床,为儿子张罗好了一切。然后幸福地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和儿子的合影。


儿子的校服上,那枚显眼的校徽,引起了择校君的注意。择校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发现,原来它是ICS学校,即香港基督教国际学校的校徽。




择校妞简单地为大家科普一下,香港基督教国际学校。


这所学校于1992年,在香港成立, 学校有两个校区分别为石门校区和马鞍山校区。这是一所纯外籍学校,学生来自全球20多个不同的国家,国际化氛围非常浓厚。


有意思的是,学校的老师和校长均是基督徒,非常注重培育学生身心灵健康。


张柏芝本人也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我想这也是她选择这所学校的一个重要原因。



学校开设的是美国课程,小班教学,老师大多来自美国。教学语言是英语。这也是为何张柏芝的儿子英文说得贼溜的原因。

这所学校是K12一贯制学校,开设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学生可以一路直升。 学费大概在13万至17万港币之间。在一众纯外籍学校中,算是性价比很高的。

不过,不久Lucas就转学了。去到了新加坡一所知名的国际学校读书。


至于为何要转到新加坡?


网传是张柏芝为了保护孩子的隐私,躲避狗崽队的跟踪。


此后,张柏芝就过上了香港新加坡两地奔波的生活。为了孩子的教育,真够拼的。


有人在新加坡拍到张柏芝接送两儿子放学回家的照片。



择校妞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扒出了这所学校名称——新加坡斯坦福美国国际学校。


又到了择校妞科普时间。


新加坡斯坦福美国国际学校,可以说是国际学校里的明星学校。是新加坡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同时开办美国教育课程与国际文凭课程(IB)的学校。学校是一所K12一贯制学校,为2-18岁的学生提供北美体制教育。



这所学校成立于2009年,位于新加坡实龙岗路上段。归属于英国最大教育集团Cognita旗下。耗资3亿美元打造而成,占地约5万3000平方米。是亚太区域投资额最高的教育工程。



校园环境优美,校园设施和师资都是高配。无数社会精英将子女送到这所学校,其中包括驻新外交使节、跨国公司高管、社会知名人士以及知名明星子女。


当然也包括张柏芝的两个儿子,Lucas和Quintus


学校的学费也是相当的吓人,一年76万,直逼王菲女儿李嫣就读的瑞士布索里贵族中学。就连课外辅导班、兴趣班的费用都如此昂贵。


张柏芝不仅将儿子送到了这所学校,而且一送就是两。光学费,就花费了152万。

为了能够给儿子最好的教育,张柏芝拼命赶综艺、接广告、做直播,各种捞金。



看来张柏芝在培养孩子方面,真是太尽心尽力了。不仅要给他们最好的生活,还要给他们最好的教育。


不过,张柏芝的择校之路,并没有因此而停止。


2021年2月,一则“张柏芝上海择校”的消息,冲上了热搜。

这两年,越来越多的港台明星们趋向于来内地读书。比如伊能静、陈小春和应采儿,还有杨千嬅,他们纷纷举家搬迁到了上海。


张柏芝也移居到了魔都上海,并在上海买了一套价值4000万的豪宅。


至于为什么移居上海。

张柏芝说,一是自己的父亲是上海人,另外一个原因是工作。


她计划将两个孩子也转到上海来读书。不仅有更多的时间陪伴、照顾儿子们。还可以让两个儿子学会说一口流利的中文。



两个儿子一直在香港和新加坡上国际学校,能说一口流利的粤语和英语。唯一的遗憾就是,中文说得不利索。这让张柏芝感到些许有些遗憾。


为了能让儿子们能够多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张柏芝开启了上海择校面试之路。

张柏芝在上海面试的第一家国际学校,就是上海枫叶国际学校。



上海枫叶国际学校隶属于枫叶教育集团,2013年开办。


小学的学费是46000元一年,高中学费为9.5万一年,初中学费为3.8万一年,住宿费统一为5000元一年。

这个学费,相比于他们目前就读的新加坡学校而言,小巫见大巫。


不过张柏芝依然很重视这次面试。


虽然张柏芝已经为儿子上学,参加过无数次面试。但在参加这所学校的面试时,依然还会有点小紧张。



当谈到育儿话题,张柏芝开始滔滔不绝。


她说香港的学生经常会补习,但她从来不会要求儿子去补习功课,成绩的好坏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成功。


另外,她会给两个孩子充分的选择权。在人生的道路上,有选择权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如果等到大学才有选择权,那样就太晚了。

面试归来,张柏芝打电话询问两个孩子的意见。大儿子lucas惜字如金,和妈妈通话的同时,不忘玩游戏。


相比大儿子的高冷,小儿子更加活泼可爱,有时还会向妈妈撒娇。


不过,两兄弟最后一致反对转学。


尽管lucas拒绝了母亲的好意,在挂电话前,不忘补上一句:爱你,妈妈。

对于两个儿子的拒绝,张柏芝显得很大度,正如她所说的,要充分给与孩子选择权。 并尊重他们的选择。


不过,至于Lucas和弟弟,最后到底选择了哪所学校上学,这依然是一个谜。


我是每天跟大家见面的择校妞。 今天就跟大家扒到这里了。

香港身份30秒自测评估